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旅游领域>旅游信息

【上高印迹•第十六辑】墨山

访问量:

关联稿件:

墨山由来传说:很古很古以前,墨山、蒙山这两个地方本没有山,平平坦坦,一望二十四里。后来精卫奉玉帝之命,挑着两箕山土,一箕东山,一箕南山,腾云驾雾,去填东海。路过此地,看见田园桑址,春风拂柳,人欢马叫,确是叫人喜爱。一时忘记肩上的土挑子,就舞手撒脚。肩头一斜,一箕东山塌在溪边,化作蒙山,一箕南山落在田心,化成墨山。

墨山位于上高县西部,驻地东距上高县城39公里,西距宜春市区51公里,东接徐家渡镇、西,南连田心镇,北界镇渡乡,全乡总面积23平方公里。320国道横贯全境,是上高西部商贸集散地。

2013年11月,经省民政厅批准,设立墨山乡,并保留墨山垦殖场,场乡合署办公,是场乡合一的单位,辖思泉、果园新村、界港、香山、坑林、石水6个村,1个思泉铺居委会。墨山乡驻地思泉铺(原名荞麦陂、司前铺),因地表水源严重短缺思念清泉而得名。

1956年冬,南昌专署区农垦局投资筹建墨山农场。

1957年冬,省、地干部上山下乡到此创办,始名国营墨山农场,隶属南昌专署。

1957年8月更名国营墨山垦殖场,1958年九峰垦殖场、五香铺养兔场并入,改称墨山综合垦殖场。

1968年10月,改属上高县管辖,与镇渡人民公社、九峰垦殖场合并为墨山人民公社(场),驻思泉铺,辖镇渡(东风)、洋田(永红)、社田、井头(卫东)、埠头(立新)、石水、山村7个生产大队。

1972年社、场分开,划出镇渡人民公社和九峰林场,恢复墨山垦殖场,辖石水、坑林2个生产大队及思泉铺、路口、果园(1974年设)、界港、茶亭岭5个分场。

1985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将场部所辖的挂钩集体村改设墨山乡,成为场乡合一的单位。

1997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墨山乡,设立思泉铺镇,成为镇场合一的单位。

2003年8月撤销镇建制,保留墨山垦殖场,其所属石水、坑林两个村成建制划归田心镇管辖。

2013年经省民政厅批准,重新设立乡建制,再次成为场乡合一单位至今。

2017年7月,石水、坑林两个村划归墨山乡管辖。

墨山人口除垦殖场建场初期的本地农民外,垦殖场四个分场即现在的思泉村、果园新村、界港村、香山村,分布的大多是原垦殖场职工,职工来源不仅包括来自本省清江、新余、高安、万载、宜春等地的自流人员,也包括来自外省如湖南浏阳、湘潭等地人口,甚至还有少数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省籍人口到此安家落户。

旧县志载,上高有八景,其中一处为“墨岭晴云”。墨山最高峰云霄岭(俗称簿落顶),海拔798米,群峰簇拥。“晴日丽长空,云上墨山岭”。登上云霄岭,将可看到一幅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象,近处白云翻滚,远处银浪滔滔。阳光透过重重云雾时,红云裹着白絮,白云镶着金边,色彩纷呈,迷迷蒙蒙,缥缥缈缈,苍松翠竹,若隐若现,使人如置身于幻境。

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五日,是墨山的传统大圩——路口大圩。路口大圩起源于南宋时期,相传南宋名将岳飞南下湖南浏阳经过此地,在此设大圩购买战马,此后代代相沿。每年逢圩那天,当圩人数多达数万,以交易马、牛、狗、猪、羊、山货、木器、篦器和旧衣物为主。可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车马无法通过。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云游江西曾夸“天下大汉口,江西大路口”,后者正指此地。故此,路口大圩成为闻名赣、湘、鄂、皖、桂数省名圩。1970年路口大圩移址思泉铺。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