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县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

访问量:

(2007年3月7日在上高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县长  刘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及主要体会

2003年至2006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四年,也是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四年。四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务实苦干,克难奋进,全面完成了本届政府任期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

——过去的四年,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四年。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6.7亿元,比2002年增长78.4%,年均递增15.6%。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7.5:31.2:31.3调整为2006年的24.8:45.8:29.4,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了14.6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2.92亿元,四年翻了一番多,年均递增21%;其中地方收入1.76亿元,年均递增16.1%;有3个乡镇(街道)财政收入超1000万元,12个乡镇场财政收入上了500万元,其中敖阳街道突破25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是2002年的4倍,年均递增4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亿元,年均递增14.8%。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十强,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四年来,累计投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3亿元,完成“七通一平”面积4650亩,兴建标准厂房53万平方米,建成110千伏输变电站2个、1.5万吨自来水厂1个。累计引进入园企业105家,安置就业2万余人。去年,园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亿元,实现税收1.26亿元,被评为全省十佳工业园区、省级民营科技工业园。全县初步形成了鞋革、食品、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机电、建材六大支柱产业。去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9亿元、利税总额2.7亿元,年均分别递增52.2%和64.1%。连续四年获省政府“工业崛起”贡献奖。农业基础地位稳固。全面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去年,全县粮食播面66.5万亩、总产26.3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加10.9万亩、4.5万吨。生猪出栏达到72.3万头,比2002年增加33.6万头。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6.9%,高效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达52.9%,分别比2002年提高17.5和13.6个百分点。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畜牧业十强县”。新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5个,创国家级优质农产品品牌1个、省级品牌3个。发展绿色大米生产基地11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万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标志3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志5个。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示范县。

——过去的四年,是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的四年。改革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稳步推进企业改革,全县229户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基本到位。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累计为农民减负1.86亿元,实现了农民农业税赋零负担。扎实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了“乡财县代管”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全县114个单位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着力抓好精简超编村干部工作,全县共精简超编村干部342人。扎实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全县分山到户面积54.4万亩,分山到户率为60.8%。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力度不断加大,至2006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3亿元,分别比2002年末增长102.1%和46.3%,连续两年贷款增幅居全市第一,并成功引进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到上高投放贷款。开放型经济取得历史性突破。坚持“三外并举、三产齐上”,注重选商引资,突出产业招商,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去年,引进县外资金27.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461万美元,外贸出口2000万美元,分别是2002年的3倍、12.2倍和100倍;四年累计引进客商企业825家,其中投资上亿元企业27家,引进县外资金86.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9亿美元,实现外贸出口创汇3430万美元,向境外输出劳务人员1244人,跑项争资4.2亿元。开放型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58.5%,比2002年提高24.5个百分点。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县,并被评为全省利用外资十强县和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实力四强县。大力实施“小老板创业”工程,以干部“双带”推进全民创业,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去年,全县个体工商户6350户,私营企业942户,分别比2002年增加877户、564户。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8亿元,是2002年的5.4倍;民营经济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61.6%,比2002年提高31.6个百分点。被省政府授予“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

——过去的四年,是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四年。累计筹措城市建设资金2.55亿元,先后完成了县城东、西、北三个入城口改造,拓宽改造了青年路、学园路、上高大道等路街,新建和改造了镜山广场、上高广场、镜山公园、“一江两岸”部分工程等城市休闲场所,开通了镜山大道、胜利东路、兰家路等路街,全面启动了新城区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3.4平方公里,非农产业人口达到13.8万人,比2002年分别增加3.9平方公里和4.2万人;城镇化率达41.2%,比2002年提高了12.7个百分点。“创三城”工作成效明显,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县城荣获省级园林城称号,被授予“江西省第三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称号。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8座,加固防洪堤险段6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面积6.98万亩,完成土地开发整理3.3万亩,解决了2.7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推进“旧村改造”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造旧村116个,完成规划编制785个,创建省级文明示范村1个、市级文明示范村2个、县级文明示范镇6个、县级文明示范村14个。大力实施农村“四通”工程,改造农村公路396.4公里,农村水泥(油)路通村率达71%,农村道路网架基本成型,形成了县内半小时经济圈,被省政府授予“十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县。农村固定电话新增1.06万部;农村有线电视用户2.2万多户,入户率达42%;累计建沼气池3500个。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34个省定试点村的村庄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全县三分之一的自然村实施了“三清”,进一步美化了村庄环境。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84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6元,分别比2002年增加2334元、1317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24亿元,比2002年增加11.5亿元。

——过去的四年,是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四年。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和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争取并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60个,鉴定验收科技成果项目12个,连续两年获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先进县,被评为“全国星火科技先进集体”。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列全省第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称号;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四年来累计投入6537万元,兴建中小学校舍12.29万平方米,全县农村中学教学用房全部实现楼房化,农村小学教学用房楼房化率达79.2%;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成绩三年列全市第一、一年位居第二,“两基”复查年检在全省排名第一,荣获“全省‘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县”称号。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农民摄影、版画、藏书票等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做响,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顺利通过全国、全省文化先进县复评,镜山广场荣获“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称号。国土资源工作取得新成效,保障了全县经济建设用地需求,争取到了1.5亿元的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县建设项目。环境状况有所改善,被评为全国打击违法排污企业先进集体和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加快,中医院住院大楼、县疾控中心大楼、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建设得到加强;公共卫生监控体系不断完善,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参合农民达20.4万人,参合率为85.04%,发放医疗补偿671万元。广电事业快速发展,全县有线电视用户由2002年的1.7万户上升至2006年的4.8万户,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由2002年的不到10%上升至2006年的42%,被评为全省广电事业建设一等奖和全省广播电视先进集体。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连续多年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和全省计划生育红旗县称号。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城镇新增从业人员2.2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余人,其中“4050”人员1568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确立。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115人,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9250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120人,分别比2002年增加6945人、2046人和9217人。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医疗保险金均百分之百支付。有7309名城镇特困居民纳入城市低保,7900名农村特困群众纳入农村低保,人均城乡月补差标准列全省前列,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低保工作先进县。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对全县13个乡镇敬老院和中心敬老院进行了新(扩改)建,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90%以上,比2002年提高50个百分点。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称号。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连续三年获全国表彰,获“十五”期间安全生产先进集体。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人民内部矛盾得到妥善化解。社会治安形势好转,和谐平安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打击。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有8个单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驻外机构建设得到加强,为上高的跑项争资、招商引资及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国防建设、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老龄、气象、档案、史志、社会科学和妇女儿童工作等各项事业都有了新的进步。

——过去的四年,是政府自身建设加强、民主法制水平提高的四年。政府班子始终把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依法行政、执政为民,严格执行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积极参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树立了政府班子的良好形象。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先后清理和取消136个审批项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配合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视察、调研活动,累计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66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344件,办复率均达100%。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意见,进一步密切了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巩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政务、村务、司法公开取得实效。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政府公信力得到提高。进一步健全教育、制度、监管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清理,加强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责任追究。

各位代表,回顾本届政府的工作历程,我们进行了艰苦探索,也积累了有益经验。

——必须坚持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出实招、抓重点、快发展。几年来,我们把发展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紧紧抓住“大开放”和“工业化”不放,以更大的魄力、更实的举措、更强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推进发展、加快发展,做到用发展的眼光来谋划未来,用发展的方法来破解难题,用发展的成效来检验政绩,通过发展加速“翻番进位”,通过发展实现“富民兴县”。

——必须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动摇,调结构、重质量、增效益。几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稳定农业、壮大工业、搞活三产”的思路,注重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基本形成了“工业为支撑、民营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十分注重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环境的依法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了“三个文明”共同进步。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动摇,顺体制、增后劲、添活力。坚持把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紧密结合起来,在改革中求突破,在开放中谋发展。几年来,我们以农村综合改革、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激发了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坚持深化改革的同时,不断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用开放的理念总揽各项工作,用开放的手段促进经济发展,使开放型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必须坚持亲民为民执政理念不动摇,赢民心、聚合力、促发展。始终把执政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每年办几件实实在在的实事,扎扎实实推进了一批民心工程和基础工程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坚持关注民生、服务群众,在排解民忧的基础上凝聚民心,在体恤民情的前提下使用民力,在了解民意的过程中集中民智,有效地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了全县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无私奉献和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驻县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中央省市驻县单位,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群众团体、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民增收致富步伐有待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三是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四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还需要下更大力气,公务员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和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及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既面临着重要机遇,也面对着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政策的不断加强,特别是“长珠闽”地区和“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与交流,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上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喜人局面,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我们务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心,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团结奋进,扎实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争当320国道经济走廊的排头兵,打造经济崛起的明星县”的目标要求,全面落实“聚焦工业园、决战双百亿、建设新农村、加速奔小康”的总体部署,继续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创业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美丽、富裕、强盛、和谐的新上高。

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达75亿元,年均增长15.5%。财政总收入达8亿元,年均增长2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年均增长8%。外贸出口创汇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通过五年的奋斗,努力实现“三个提升”、建设“四个新上高”。

实现“三个提升”:

——提升区位优势。以完成武吉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建设、整体改造320国道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全面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形成“基础设施完善、生产要素齐全、产业链式发展”的新优势,努力把上高打造成为资金聚集的洼地、投资兴业的福地、各类人才向往的高地。

——提升园区实力。按照“一条走廊、四个板块、六大产业”的发展构想,进一步完善镜山园区、油籽洞鞋革产业城、塔下建材工业区,新建黄金堆功能区,基本建成320国道工业走廊。力争到2011年,园区建成面积达3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300家,销售收入120亿元,努力把上高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鞋革城、“赣西北新兴工业城”和台商聚集地。

——提升城市品位。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定位,加快县城发展,基本完成3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设,使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把县城建成人口达20万左右的现代化新型城市。继续深化“三城”创建,巩固提高省级园林城创建成果,实现省级卫生城、省级文明城目标,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建设“四个新上高”:

——努力建设一个山川更加秀美、人与自然更加协调的新上高。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利废环保型产业,确保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以上。加强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加大水污染防治及锦河流域治理力度,力争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全县实行封山育林3年,禁伐天然阔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力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6.3%。实现全县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资源永续利用。

——努力建设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综合实力更加壮大的新上高。按照“学贵溪、赶分宜、上台阶”的要求,加快对接“长珠闽”,加速融入全球化,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努力形成“产业链式化发展、企业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提升经济综合实力,确保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翻一番,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保全省十强,力争排位前移。

——努力建设一个城乡更加富庶、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新上高。逐步建立健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群众就业日益充分、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的长效机制,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40%和50%以下,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努力建设一个社会更加和谐、城乡居民更加文明的新上高。坚持在和谐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谐。繁荣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文化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全民健身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崇尚科学文化,践行“上高人”行为准则,进一步做响“开明诚信上高人”品牌,全面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文明素质。

三、2007年的主要任务及工作安排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5.5%;财政总收入增长20%,其中地方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及时发放种粮、良种、农机具购置等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今年用于农业的支出,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的2个以上百分点。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提升传统农业发展水平。继续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大力开展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加工流通等服务,做响上高绿色大米品牌,做大做强时鲜蔬菜、苎麻、高产油茶林、速生杨树林等产业,加快发展规模化、良种化、生态化的健康养殖业,力争高效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重、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再创省市级龙头企业2家以上。加紧组建赣西米业集团,引导和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综合素质和规模效益。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同时,积极组织实施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着手实施20万亩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项目,完成1.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继续抓好农村“四通”工程,确保全县80%的村通水泥(油)路,85%的自然村、50%的农户通有线电视,新装电话3600部,新建沼气池1200个。启动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完成蒙山35千伏输变电站建设。

扎实推进村庄整治。按照“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住整洁房屋”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县财政预算安排246万元,在完善去年34个省定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再启动66个省定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抓好所有自然村的“三清”工作,确保村庄面貌有一个看得见的变化。

2、坚持创业创新,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做强工业园区实力。积极策应省政府“十百千亿工程”建设,继续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完善镜山园区和鞋革城基础设施,启动黄金堆功能专区开发建设。进一步规范园区管理,严格控制企业非生产性建设用地,鼓励企业建多层厂房,提高园区建筑容积率和土地利用率。加快引企入园步伐,建立快速高效的服务机制,提高企业开工率、投产率和达产达标率。力争今年引进入园项目资金20亿元,新增投产企业30家,园区企业上交税金突破1.5亿元,安置员工超3万人。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事业来做,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招商年和产业招商年活动,注重引进和培育以外向型、科技型、生产型为主的有型经济、有根产业和有税企业。不断完善招商安商服务机制,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进资率和投产率。力争年内引进县外资金30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工业资金20亿元,引进外资5000万美元。

努力扩大外经外贸。用好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设立外贸发展基金,帮助出口企业做大做强。完善“大通关”联络协作机制,加强与新余海关的沟通联系,加快上高保税仓库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加强对外经贸合作,扩大对外劳务输出。力争全年外贸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输出境外劳务300人。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认真落实鼓励全民创业的各项措施,为全民创业创造良好条件。积极培育创业文化,充分激发各类创业主体。鼓励在外上高籍企业家和务工有成人员返乡创业。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靠大联大,提升档次和水平。力争年内个体工商户达到1万户,私营企业达1000户,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3亿元,增长30%以上。

不断深化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江麻集团上高麻纺厂的改制。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编制实名制管理;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抓好预算编制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完善“乡财县代管”制度,规范乡镇财政支出范围。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推进林业产权制度及其配套改革,抓好林业“三防”体系建设。加紧组建国有资产营运中心,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办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进行政许可网上作业,切实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跟踪问效制、检查审批制、收费公示制、责任追究制,坚决查处各类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以良好的环境留住投资者。建立信息发布、技能培训、员工聘用、权益保障为一体的企业用工机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密切银企关系,有效缓解企业用工和融资压力。

3、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不断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抓好镜山新城区修建性详规和近期建设规划,加快编制管网、绿化等专项规划设计。完成新城区拆迁安置。加快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路网、排水、地下管线工程和镜山小广场建设,启动行政中心土建工程建设。按照整体改造、分步推进、改善环境、打造特色的思路,逐步推进旧城改造,全面完成青年路、宣化路改造工程,抓好和平路、建设路等主要路街路面改造,贯通沿江东路与学园东路,启动瑶下“青阳桥”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配套功能。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继续深入开展“三城”创建活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加强街道、社区建设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联创联建和市民自治。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市民素质教育,加大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继续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切实改善县城面貌。

增强城市吸纳功能。鼓励各方力量参与旅游开发,重点抓好九峰景区的开发建设,带动全县旅游业的发展。继续推进“诚信上高”建设,加快金融事业发展,进一步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力争全县金融机构贷款增幅达到15%。以消化存量土地为重点,把握土地供应规模、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优化小区布局,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发展流通、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等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逐步建立与工业化、城市化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

4、坚持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搞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和实施,进一步提高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覆盖面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全面实施以“两免一补、一提高、一建立、一完善”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扎实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协调快速发展。

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努力争创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体育运动,办好全县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和第三届农民运动会。坚持统筹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继续抓好以“上高最大的优势就是上高人”、“八荣八耻”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大力实施“百千万小康文化工程”,进一步做大做强上高特色文化品牌;充分发挥网吧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促进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继续强势推进光缆电视“村村通”工程,丰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

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行政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继续深化非煤矿山、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领域的专项整治,保持安全生产的平稳态势。坚持领导定期接访、下访制度,按照“合法合规、依情依理”的原则,妥善处理各类信访问题,切实理顺群众情绪。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大力推进城乡和谐平安创建,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全县社会政治稳定。

5、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关注民生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来抓,努力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全覆盖的“四个全覆盖”目标。突出实施好八大类民生工程,为民办好七件实事。

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坚持把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作为“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的长效机制,使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力争年内城镇新增从业人员600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2万人。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做好基本养老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确保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万人以上,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000人。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补助水平,使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达到30元以上,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提高到80元以上。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慈善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加大“敬老工程”的实施力度,确保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92%。

扎实做好扶贫工作。稳步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抓好贫困农民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全年完成300人的培训任务。继续抓好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干部包户扶贫和光彩事业社会化扶贫,帮助400户贫困户克服困难,逐步脱贫致富。

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农村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由40元提高到60元、初中由60元提高到80元;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实施免学杂费和贫困生免教科书费,对城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给予适当补助,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人数近4万人,免费为7000名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教科书,为3000名贫困家庭学生补助寄宿生活费。

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规范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确保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20.6万人以上,城镇居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突破2万人,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7000人次以上。

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大力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适用住房1万平方米;进一步完善廉租房制度,帮助更多的城市特困群众解决住房困难。

努力增加人民群众收入。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政策,理顺分配关系,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物价水平,鼓励支持创业,有效增加城镇职工工资性收入;实施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增加850元。

致力为民多办实事。①完成新城区拆迁安置和土方挖填、道路垫层工程建设,抓好行政中心土建工程建设。②完成和平路、建设路路面改造,开展小街小巷整治,贯通沿江东路与学园东路。③新建中小学校舍面积3.4万平方米,添置课桌板凳2.13万套,改造75所学校的饮水设施,为41所学校新建、改造厕所3962平方米。④启动第二人民医院建设,抓好徐家渡、翰堂、芦洲等5个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实现100%的村卫生所达标。⑤完成县城至油籽洞武吉高速公路连接线的改造,完成8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⑥完成18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解决1万名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⑦加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基本解决小(一)型以上水库污染问题。

为确保八大类“民生工程”和七件实事落实到位,县政府将按照职责分工,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场(街道)和县直有关部门,由行政领导负总责,并在适当的时候召开专门会议,签订责任状,做到有部署、有要求、有措施、有专人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增强政府亲民意识。切实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融入到思想感情里,体现在政策措施中,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坚持把加快发展的着力点放在真抓实干上,做到开拓进取不自满,脚踏实地不浮躁,埋头苦干不张扬,切实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多做群众急需的事,多做群众受益的事,真正做到重大决策为民而定、办法措施应民而出、工程设施因民而建、安危冷暖唯民而系。

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坚持依法行政,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公正、文明、规范执法。坚持从严治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责力度,实行行政机关过错追究与个人过错追究相结合、一般工作人员责任追究与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相结合,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行政监察、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增强政务工作的透明度。

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严格执行和规范行政许可制度,简化行政许可程序,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畅通人民群众了解公共信息的渠道。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加强政府工作绩效评估,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确立正确的政绩导向,进一步浓厚干事创业的氛围。

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规范招投标市场建设,合理安排政府资金和公共资源。自觉执行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树立和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站在新的起点上,既面临着新的任务,更孕育着新的希望。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扎实的作风,万众一心,开拓创新,为“决战双百亿,建设新农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大会秘书处                          2007年3月6日印

共印600份

附件: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