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高乡村,每每走进一个个村庄,一栋栋现代洋房引入眼帘,房前屋后依山傍水,耳旁时时传来小鸟阵阵悦耳动听的鸣叫声,鸟语花香、满眼的绿,像在公园里,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走进泗溪镇叶山新村,红色而醒目的“谱文明新韵 建美丽乡村”10个大字映入眼帘。该村根据土地的实际使用情况,因地制宜地规划修建了一排排小洋楼,在房前屋后铺上了柏油马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空地上有选择性地围起了篱笆,种上了各种菜样,还有的建成了运动场地、停车场、花园……
脱贫户罗锦华,妻子是残疾(聋哑)人,三个女儿,他的大哥65岁一直未婚,村委根据其特殊性,将兄弟两的房子规划成“一宅两户”。从2016年到现在,已经在新房里住了快10个年头了。
脱贫户罗锦华“我原来的房子是危房,不能住人,2016年我们搬到这里,政府给我们补助了27000元,我好高兴,非常感谢,让我们住上了自己的新房。”
在泗溪镇叶山村,原来居住环境不佳,危房、旧房多,从村民切身利益考虑,保障和改善其居住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场地。政府重新规划了一块土地,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2016年,整村迁移到现在的居住的场所——叶山新村。
泗溪镇叶山村党支部书记罗斌“我们村‘两委’始终将村庄建设放在重点工作首位,将提升民生福祉作为推进工作的根本宗旨。自2016年起,为持续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满足其生产与生活需求我们不懈努力,成功争取到140余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整村搬迁及污水处理管网的建设。2024年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深切关怀和支持下,又投入30余万元,对村庄道路进行了黑化及绿化升级。”
叶山村位于泗溪镇西部,与敖山镇居井村相邻,全村国土面积约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200多亩,山林面积3000亩,水面面积1000亩,全村下辖4个自然村。村民收入以种养殖业、务工为主,全村总户数199户,人口806人。该村有较为独特的区位优势,全村森林覆盖率高,林地面积宽广,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同时,毗邻县工业园,村民务工十分方便。
泗溪镇叶山村党支部书记罗斌“目前,已成功打造出一个生态宜居、景色秀丽的美丽乡村。展望未来我们将依据各村组的实际情况,全面细致地开展改造工作,以期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县农业农村局新农办干部邱思东“自2018年以来,全县951户脱贫群众享受危改政策,资金补助有2229.8万元。”
我县自2006年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截至2023年底,全县共安排新农村建设村点1802个,其中省定点1341个、自建点461个,投入财政资金4.5亿元,硬化村内道路1542公里,拆空心房299.2万平方米。通过上下努力,2023年已基本实现了25个以上宜居村庄,村庄整治建设“扫一遍”的工作目标。2024年,共安排66个新农村建设点,涉及15个乡镇60自然村。截至目前,“七整”项目完成率在95%以上,共拆除“三房”7.92万平方米,道路黑化3.9万平方米,硬化道路1.3万平方米,修建排水沟渠7.85千米,铺污水管网2.7千米,改水755户,改厕580户,安装太阳能路灯270盏,现正联合县财政局、县发改委、第三方等单位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实地验收。
我县在不断加强推进整治村居环境工作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配套及维护方案,让大家充分意识到自己才是美好家园的受益者和维护者。
县农业农村局新农办干部邱思东“在全县范围内,我们严格按照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要求,加强村庄基础设施管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自觉管护意识,实现共同参与管理和维护,强化农民主体意识;采取‘回头看’的工作方式,加强督查整改。”
“高颜值”的村居环境 提升了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和安全感 对美好幸福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期许
村民 罗龙“政府帮我们弄得这么好,环境又这么好,我们村有专人打扫卫生,公共设施也有人定期维护,现在我们都养成了垃圾入桶的好习惯,希望大家一起维护我们家园。”
村民 罗新华“我们住在这里,感觉生活非常满意,我们很幸福,这都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